第182章:阿三国之战开启。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身为人父,不拼不行啊。

永乐13年8月中。

装的满满当当的舰队,扬帆起航返回大明。

“咯咯…”

听到太爷爷的夸奖,小家伙也乐得哈哈大笑,小手用力的拍着。

“过段时间我打算去北平,家里这边就交给你了,小崽子那边有任何奏报,你不要做决定,第一时间传给我。”

确认儿子身体没问题,老爷子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金陵这个地方,老爷子是真待不习惯,如果不是北边的紫禁城还没有建好,他早就搬过去了。

本来历史上,去年北京之后,老爷子并没有回金陵,而是留在了北平。

可在这个世界就不一样了。

一心想着重孙子的老爷子,在北平那里连呆都没呆,只是休整了一夜,第2天就回金陵了。

如今小家伙大了一点,不再像刚出生的时候娇柔了。

老爷子便决定带着小家伙去北平那边住。

“爹,北边寒冷,依儿臣看您还是留在金陵吧,如果您不放心那边我过去也行!”

朱胖胖哪会让老爷子走。

他倒不是不舍得老爷子,而是担心老爷子把他孙子也带着。

老爷子对小家伙简直是宠上天。

每天都要带在身边,甚至上朝的时候,都会把小家伙放在龙椅边陪着。

这一举动让朱胖胖无语的很。

前两年自己还没当皇帝,儿子就先一步监国了。

结果今年自己的孙子都坐上龙椅了。

这可让朱胖胖郁闷的很。

明明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为什么自己还没得到,自己的儿子孙子,都先体验一遍了。

“你去干嘛!”

老爷子斜了眼朱胖胖一眼,拿着一把折扇,一边给小家伙扇着风,一边道。

“我打算把小家伙带回北平给你娘看看,这孩子自打出生你娘还没见过呢。”

“在北平的时候我就跟她说了,她估计早就盼着见孩子了!”

老爷子话都说到这了,朱胖胖是自然不敢反对了。

如果他要敢反对,那就是不孝。

先不提对名声的损失,其实他心里也想让他母亲看看孩子。

再说了,老爷子只是去北边看看,又不是去打仗,也消耗不了多少钱。

“那好吧,您什么时候出发?”

老爷子想了想回道:“过几天吧,等小崽子回信过来我再走。”

提到了朱瞻圭,朱胖胖内心犹豫了许久,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爹,瞻圭到底去哪了,您可千万别告诉我,真的去防御外面之敌。”

老爷子转头看向朱胖胖,表情认真的肯定道。

“他真的是防御外敌了,这件事是千真万确,太子爷您干好您份内的事就行了,别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

朱胖胖一头黑线。

这其中绝对有事。

如果真的是防御外敌,以大明海军那强大的实力,敌人到底要有多么强大,才能跟大明海军周旋这么久。

战争打的就是消耗。

从出发到现在,海军和神机营那边根本就没要过补给,粮食和其他的补给连提都没提过。

这么大的军队,难道不吃粮食没有伤员吗?

海军那可是有数千门炮,每齐射一次都是巨大的消耗。

如果敌人的实力真的不弱,两方肯定进行过交战。

在海上作战,可不同在陆地上。

每一次开战都是消耗十分巨大的。

先不提弹药和火药,战船的维修一般的小码头都干不了。

可自打海军离开以后,船场那边除了制造战舰之外,根本就没有战舰过去维修。

打那个阿三国更不可能了。

要知道打那个阿三国,兵部可是调集了5万能征善战的部队。

这些部队现在还在福建泉州等待,户部准备的粮草,以及工匠营提供的炮弹火药,还在那里堆积着呢。

如果朱瞻圭去打阿三国,这些补给和兵员肯定会带着的。

要说去打倭寇吧,那更不可能了。

整个沿海区域的倭寇几乎差不多都被剿灭了,剩下一两个小势力的也被沿海水师铲平了。

现在对于生活在沿海的百姓而言,除了风浪天灾之外,几乎是没有别的危险了。

“启禀皇上,太孙殿下送来紧急奏报!”

就在朱胖胖打算在探探口风的时候,在门边站着的小鼻涕,接过外面来的小太监手中的奏章,快步的走了进来,递给了老爷子。

老爷子眼睛微微一亮,心中明白朱瞻圭那边应该已经摆平了。

将小家伙递给朱胖胖,老爷子快速的拆开奏章阅读了起来。

“好!”

打眼扫了一下上面的内容,等看到已经找到了石见银山,现在正在开采,以及缴获了大笔金银消息后,老爷子高兴的叫了声好。

朱胖胖眼皮抖了抖,心中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这爷俩肯定瞒着自己干了什么事。

瞅老爷子那兴奋的模样,再加上这段时间,夏原吉老是神神秘秘的问老爷子的情况。

朱胖胖心中有一个大胆的猜测。

自己那个儿子,可能又干回了老本行,出去劫掠了。

没办法,他不得不往这方面想。

海军那边很明显是没有遇到外敌,海外没有外敌,朱瞻圭还带着海军和他嫡系的神机营出去了。

那可能只有一个。

朝廷又缺钱了。

自家那个儿子也发现了一个发财的地方。

同样也是心狠手狠的老爷子,跟自己那个儿子对头一商量,决定抢一把。

“爹,这次抢了多少啊!”

看着兴高采烈的老爷子,朱胖胖把玩耍扇子的小家伙放到一边坐好,悠悠的问了老爷子一句。

“哈哈,这回赚了5000万两白银和100万两……”

老爷子高兴之下,下意识的说了出来。

可话刚说一半,突然发现大儿子正幽怨的看着自己。

“咳咳…”

“小崽子说,他们打败了外敌,外敌为了活命之下,拿出了5000万两白银一百万,两黄金赎命。”

“小崽子告诉我,他已经答应了,钱也拿到手了,人也放走了,现在正在返回呢!”

“他打算把钱先送回来,然后去泉州带上兵员和补给,就去那个叫阿三的国!”

老爷子不愧是皇帝。

假话说的跟真的似的。

他一边说着不着边的谎话,一边把奏章塞进了怀中,丝毫也没有给朱胖胖也看看的想法。

伸手抱起小家伙,老爷子冲着朱胖胖挥了挥手。

“事情就这样说了,过几天等小崽子回来再走的时候,我就去北平,家里的事就交给你了,你先回去吧!”

朱胖胖无语的走了。

老爷子难道觉得他傻吗,这个漏洞百出的谎话,他要是没听出来才有鬼了呢。

朱胖胖心很累,他感觉自己根本就不像儿子,又不像爹。

这爷俩干什么事,都防备着自己,好像自己是外人似的。

他有那么迂腐吗?

这种对大明有好处,而且只要闹得不太大的事情,他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啊。

他可是大明的太子,又不是世界的太子。

“唉!”

走出尚书房,朱胖胖回头看了一眼,叹了口气。

自打老二老三去封地以后,朱胖胖突然发现日子变得无趣起来。

以前老二老三在的时候,三兄弟经常在一起斗嘴。

虽然经常被两个兄弟欺负,但日子过得又快乐又开心。

可自打老二老三去了封地以后,平常也没人跟他斗嘴了。

媳妇这段时间照顾不了孙子,就迷上了麻将,每天都是跟其他几个小媳妇打麻将,根本就见不到人影。

儿媳妇那边除了早上的拜见,平时都忙着商会的事情。

白毛阁大学士又被自己送走了,现在正在一个儿媳妇那里养着,要回来又不好意思。

孙子又在老爷子那里要不回来,国家政事又不用他操心。

这造成了朱胖胖每天除了早晨起来跑跑步,运动运动之外,就是一个人发呆看书。

这种日子以前他非常想要,想着清静清静也好。

可这一连清静了一个多月,朱胖胖突然感觉到有点寂寞孤独冷了。

“真羡慕那臭小子,天天在海外跑,能见识国外的风土人情,如果我能去见见开开眼界,那该多好啊!”

回东宫的路上,朱胖胖边走边郁闷道。

想到在海外到处熘达的朱瞻圭,朱胖胖内心一阵羡慕。

说实话,长这么大,他连大海都没见过。

有机会他真想去海边见识见识,感受一下儿子说的海天一线的壮观。

“对呀,我为什么不能跟他臭小子一块,那臭小子做事莽撞的很,这次战争可是关系到国家命脉,如果要是没有人看着这臭小子,这臭小子要万一杀顺手了怎么办!”

朱胖胖勐地停下了脚步,心里有了一个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的大胆想法。

那就是他也要去海外,他也要见识见识国外的风光。

现在老爷子虽然年龄大了,可再活个五六年还是没问题的。

既然老爷子身体没问题,那自己出去一年,见识见识外面的风光应该没问题吧。

越想朱胖胖越心动,最后他真的去找老爷子了。

只不过半天后,他被老爷子骂出来了。

用老爷子的话说,堂堂一国储君不好好的学习政务,天天到处跑成何体统。

骂完以后,老爷子又摸着下巴想了想,补充了一句。

“不过我觉得你说的对,此次战争可是关系到国家命脉,关系到我大明未来的粮仓宝地,没有个人看着那臭小子,我还真不放心!”

说完,老爷子一拍大腿,决定不去北平了,而是跟着朱瞻圭去海外。

朱胖胖要是不说,老爷子还真没有去海外的想法。

朱瞻圭提出打阿三国想法的时候,他只是考虑着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拿下以后,未来给大明带来什么好处的事情。

根本就没有想过亲自前去。

结果朱胖胖今天这么一提,老爷子一下子反应了过来。

我为什么老是想去北方?

大海那么宽广,有无数的财富,我为什么不去看看?

再说了,自己现在年龄也不小了,也没个几年活头了。

难道自己这辈子,真的要在政务中结束生命吗?

老爷子有些不甘心。

所以经过朱胖胖今天这么一提,他决定成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个跨海远征的皇帝。

如果这场跨海远征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并且给后世子孙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好处。

那他朱棣在武皇帝中,他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再加上新学的创办,大明未来的百年计划。

他朱棣百年之后,下去遇到老祖宗和老朱,可以骄傲的说。

在华夏历史皇帝中,他朱棣的功绩只有始皇帝能比。

什么汉武,唐宗,宋祖,根本就没有资格跟他比。

越想老爷子越兴奋。

最后把大儿子赶走,然后把六部大臣内阁学士召了过来,宣布了这个消息。

刚开始众人的还反对,可老爷子一句,如果我死在了外面,太子立刻继位,任何人敢反对,那就是谋反。

文官中几乎都是太子党的人。

老爷子那一副铁了心要走,而且都把话说到这一步了,众人也不再阻拦。

不过群臣们有个要求,那就是朱棣必须要带一个重臣跟着,而且还要从三千营和五军营中,挑选一些兵马作为随身护卫。

一心想着出海打仗的老爷子,对于众人的要求,连考虑都没考虑就应了下来。

在选择随行重臣的时候,夏原吉上蹿下跳,不停的毛遂自荐嚷嚷着他去。

后来跟众人争吵了一番,差点爆发全武行后,这老货终于说服了众人。

他最后说服众人的理由是。

阿三国那里遍地是黄金粮食,皇上和太孙殿下又是大手大脚的主。

如果不派一个善于精打细算的人过去管理,估计那些东西没有拉回来,就被败的差不多了。

他这个理由成功的说服了众人,不过内阁那边杨溥表示自己也要去。

用他的话来说。

打仗的时候肯定要有人出谋划策,打下的地盘也需要人管理。

夏原吉负责钱粮,那他就负责管理这些事了。

经过半天的讨论,此次出行的人员被彻底的定了下来。

领头的朱棣,负责钱粮管理的户部尚书夏原吉,负责出谋划策,管理规划新土地的内阁学士杨溥。

以及五军营指挥使张辅,带领一万五军营和三千营的士兵随行跟随。

同时吏部那边选出100名优秀的候补官员,随军一起出发,将来这些人就是管理外面领土的官员。

为了能有人自愿报名,老爷子考虑了一下开出了重赏。

未来在阿三国当官的官员,5年进行一次轮换。

回京述职以后官升一级,有好地方需要官员优先分配。

并且在俸禄方面直接翻了10倍。

官员在外当官期间,这些俸禄会直接发到他家里。

官员在外面的吃喝住宿,全部由朝廷承担。

当天下午消息传开后。

那些只考了举人一直考不上进士的书生,一下子都轰动了。

虽然当官的地方路途遥远,文化语言不通,但条件真的很诱人呀。

他们这些人考了举人以后,进士怎么都考不进去。

虽然在大明朝举人也有选官的资格,可问题是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能当官的人。

这些举人们如果没关系没钱贿赂,这辈子都别想选上官。

哪怕就算是选上了,也是一些偏远的县城。

科举去年刚刚考完,如果皇上没有放恩科,还要等三年的时间。

三年又三年,他们哪有那么多时间的。

哪怕就算他们等得起,家里人也等不起啊。

更何况他们也不敢保证,能在下一次科举中考中。

与其等个三年甚至六年,甚至更长久,还不如跟着皇上去海外拼一把。

到了那里,最差都是一个县令,只要呆满5年的时间回来,成为一方知府都有可能。

越想举人们越觉得划算。

当天天黑之前,吏部那边收到了500多名毛遂自荐书。

经过吏部几个大老的讨论选择,100个名额被定了下来。

“哈哈哈,我的乖重孙儿真厉害!”

一把接住扑过来的小家伙,老爷子哈哈大笑的,在小家伙的脸蛋上亲了一口。

老爷子坐在地毯上,双手撑开,满脸笑容的保护着跌跌撞撞往前走的小家伙。

坐在对面同样也伸着手防备着的朱胖胖,听到老爷子的话,连忙回道。

“已经好了,瘦了10多斤,昨天御医检查了一下,说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只要以后保持运动,不要太劳累就行了!”

人选方面,朱瞻圭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神机营第二军团长沉安,带领部队驻守两地。

海军那边分出了5艘战舰,组成了一支小分队,作为海上巡防部队。

之所以留下这么多人,主要是担心小倭瓜们不服气,趁着大部队离开了又过来偷袭。

金陵,皇宫,尚书房。

“这段时间休息的怎么样!”

虽然很想儿子和几个媳妇,可国家大事更重要。

这一切的努力拼搏,为的都是自己的将来和孩子的将来。

留下来的人确定以后,舰队便开始装船准备返航。

打个小倭瓜国,他们就用了大半年的时间,阿三那边还有这么远的距离,等他们赶过去的时候,最起码要到年底了。

宴会后的第5天,朱瞻圭召开了一场军事会议。

经过会议商量,决定留下一个兵团和有5艘组成的海军小分队,驻守出云和石见。

到了阿三那里还要打仗,占领统治。

时间可以说是非常紧,他们必须要抓紧时间了。

朱瞻圭都已经打算好了,在长江路海口,把东西卸下来就立刻出发。

宴会后,朱瞻圭给全军将士们放了几天假。

全军将士们畅畅快快的玩了几天,便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去了。

接下来还有一场大仗要打,小倭瓜已经选择了投降,小倭瓜这里就要暂时告一段落了。

阅读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