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火起大明,棍落内外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文武百官看到眼前被烧的乾清门,脸上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心里亦是开始进行各种猜测。

其实大火原因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天灾,一种是人祸。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位年老的官员颤抖着声音问道,脸上写满了担忧与不解。

……

在得知这场火竟然是人为后,在场的文武百官大为震怒,终于意识到这个事情甚至比雷火焚门还要严重,亦是纷纷表明自己的立场。

更为关键的是,一旦弘治皇帝有什么不测,那么将是大明王朝最大的灾难。

虽然现在大明王朝蒸蒸日上,但这一切离不开那位中心人物,正是华夏千年难得一见的雄主朱祐樘。

一旦朱祐樘有什么三长两短,虽然现在太子朱厚烨已经七岁,亦有诸多重臣在世,但发展的势头必定动荡。

国内如火如荼的基建将很难继续下去,毕竟没有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坐镇,且不说朝廷还会不会搞大基建。

大明的货币和国债很大程度依赖于弘治皇帝的威望,没有弘治皇帝的朝廷很难赢得国民的信任,而国债必定不会再出现抢购潮,而财政体系都将受到冲击。

另一方面,海外的扩张必定是戛然而止。

以史为鉴,这是历朝历代的统治阶层最为喜欢做的事情。

从防宗亲到防外戚再到防宦官等,到了本朝连宰相都废除了,而今弘治皇帝的海外扩张政策其实采用了唐朝的藩镇割据方式。

东海总督府和琉球总督府还好,毕竟两个地方离大明十分的近,很多重要事情还得交由朝廷批示。

只是美洲大陆跟大明隔着太平洋,往返一趟不仅耗时要一年,更是受洋流和风向的制约,所以他们拥有很强的自治权。

即便是相同的制度,有的皇帝可以虎视天下,但有的皇帝只能出现八王之乱,亦或者像太宗那般打着靖难的旗号夺取皇位。

现在汪直、郑永、韩牛、徐世英和王震东五大总督几乎等同于藩镇,只是朱祐樘敢用这些人,但七岁的朱厚烨恐怕是要收权了。

一旦海外的总督府失去朝廷的支持,那么他们又凭什么能够称霸四海,让大明的旗帜插遍全世界呢?

“可恨!”

“如此大逆之道,人人得而诛之!”

“皇宫藏着如此邪祟,绝对不可留!”

……

兵部尚书刘宣等重臣深知弘治不能出现任何意外,亦是咬牙切齿地表明态度道。

大明王朝真正的掌舵人一直都是皇帝,哪怕当年的王振窃取大权,其实权力都是受到种种的约束,唯有皇帝才能排除一切阻力。

现在的弘治皇帝是千年难遇的明君,亦是正在带领他们开创全新的盛世,所以弘治的安危已经关系到大明的兴衰。

正是如此,这把火不仅仅是要烧当今皇帝,而是要烧掉蒸蒸日上的大明帝国,一个将成为世界霸主的超级王朝。

一缕朝阳洒落在乾清门的金碧辉煌的琉璃瓦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身穿龙袍的朱祐樘出现在乾清门前,奏乐响起,跟一贯早朝的仪式相同。

文武百官虽然知晓这种程度的火灾危及不到皇帝,但看到弘治皇帝安然无恙,悬着的心亦是纷纷放了下来。

在山呼万岁的声音中,已经奔三的朱祐樘坐到龙椅之上。

他的目光在众臣子间扫过,那是一种深邃而又坚毅的眼神,让人不敢与之对视。

在位已经足足十二年,而今朝堂从上到下都是他一手提拔的人,像最初提拔的刘忠和陈坤已经官拜尚书。

现在满朝文武重臣都是真正务实的官员,他们亦是乐意于跟自己一起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王朝。

只是这一场火灾,让他亦是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满朝的文武大臣。

当年的首辅刘吉,又有谁能想到自己斩的人中有他的初恋和儿子,结果竟然是一个包藏祸心的逆臣!

在场的文武重臣感受到那双犀利的目光,此时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他的发言。

老成持重的王越亦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紧张,虽然他由始至终都是忠心耿耿,但帝王的猜忌亦是忠臣的难关。

现在这一场火,虽然是发生在宫内,但难保会波及宫外。

自古以来,皇宫亦是存在着种种阴谋,且不说英宗的夺门之举,即便是宪宗的去世都存在着一点蹊跷。

此次出现如此恶劣的事件,注定将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朱祐樘终于缓缓开口,声音深沉而有力:“诸位爱卿,朕今日在此召开朝会,便是让大家好好瞧一瞧乾清门!朕御极一十有二年矣,敬天修身,爱民如子,与诸卿共创万世基业。然,今有人火烧乾清宫,此乃何故?”

“臣为内阁首辅,然陛下此番遇危,实有愧陛下隆恩!此火若非宫内,便自宫外而来,臣为百官之首,今请辞官归田以赎治下无方之罪!”尹直是文武百官的领袖,当即主动请辞道。

虽然他跟这起纵火案没有半点关联,只是正如他所说那般,这火如果不是来自宫内,那么亦是宫外的人唆使。

他作为内阁首辅统率百官,除了自身存在重大的嫌疑外,亦是需要承担治下无方的责任。

农业部刘忠等官员看着尹直如此表态,却是知晓这亦算是一个表率,便是他们同样需要上疏请辞来向皇帝表忠心。

天下都是利字当头,如果他们能够在这个时候向皇帝请辞,表达对功名利禄的不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洗清自己的嫌疑。

朱祐樘知道自己所创建的决策模式是有益于重臣,这些人想要谋害自己的可能性很小,特别首辅这个位置几乎是不可能。

一旦遇到少帝,那么老首辅通常是首当其冲,而尹直很难继续在首辅的位置继续呆着,亦或者根本呆不长。

至于其他的非重臣的官员,既然他们都不在核心的政治圈子里面,跟行刺皇帝相比,想方设法往上爬的风险明显更低,而且更容易有所收获。

朱祐樘心里微微一动,毕竟自己在登基之初便已经斩断宫里和宫外的联系,却是知晓问题可能真的仅仅出在宫内:“朕跟诸位爱卿共商此事,并不是要你们辞官,而是希望有一个解决的方案!尹阁老,你为大明的重臣,今朕遇危,正是要汝等尽忠之时,你作为百官之首是这么报孝朕的吗?”

“臣知罪!臣恳求即刻彻查此案!若非如此,臣等难以安寝,大明盛世亦是不可期也!”尹直当即认错,亦是提出解决的方案道。

“陛下,请将此案交由臣调查,臣定会查个水落石出!”刑部尚书宋澄面无表情地站出来,主动请缨地道。

王越等重臣看到宋澄站出来,亦是纷纷觉得案子交给宋澄十分妥当。

宋澄在无数的案件中,早已经证明他的断案能力。若是将案子交给宋澄,即便不能查个水落石出,亦能列出几个重大嫌疑人。

朱祐樘看到宋澄主动请缨,亦是十分痛快地道:“宋爱卿,朕给你三日时间,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臣遵旨!”宋澄显得十分认真地道。

“紫禁城人员多而杂,然宫中的门庭多广。臣请于西苑修一座寝宫,陛下可随时迁居,而臣等亦可心安!”工部尚书陈坤跪下来,亦是提出自己的见解。

“此策妥当!”

“请陛下于西苑修寝宫!”

“寝宫有二,卧有二榻,臣等可安!”

……

跟以往朝代反对皇帝修宫殿不同,而今大明的财力雄厚,又关乎大明皇帝的安危,尹直等重臣纷纷表态道。

朱祐樘将手抬起,却是轻轻地摇头:“即便西苑修寝宫,亦不能因避祸之故。乾清宫乃朕之居所,又跟皇后、贵妃和皇子同住,若此处不安,非处能安?”

这……

陈坤等官员语噎,发现还真是这个道理。

若是仅仅因为一场火便疑神疑鬼,那么才是大问题。当今皇后是一位贤后,将整个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而各个贵妃和皇帝都十分恩爱。

此次的纵火恐怕是有人趁虚而入,仅仅烧了两根柱子,还真不需要成为惊弓之鸟。

朱祐樘相信自己的女人,于是十分果决地道:“朕的皇宫交由宋卿调查,然宫外之地交给万卿调查,汝等可有异议?”

啊?

户部尚书何琮等官员发现火烧到自己身上,嘴巴不由地张得大大的。

敢情皇帝的真正主意是在这里,虽然未必会怀疑到他们身上,但亦是趁机由都察院来将他们好好查一番。

只是这个事情又能怪得了谁,这场可不是普通的火。

别说只是让都察院将他们好好调查一番,哪怕让锦衣卫将他们带到北镇抚司逐个审问,亦是十分合理的事情。

都察院左都御史万冀已经得到任命,一直在默默地观察着在场官员的反应,却是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

他们万家虽然是兴于自己老爹万安,但老爹能够如此风光却是离不开成化皇帝和弘治皇帝两代帝王的恩宠,特别弘治皇帝更是让自己老爹焕发的政途焕发第二春。

他们万家原本要没落,亦是弘治皇帝不计外界的抨击,而是将他提拔到都察院左都御史的重要岗位上。

不管是为了替万安报答弘治的知遇之恩,还是自己报答弘治的隆恩,亦或者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他都需要做皇帝手里最锋利的刀。

虽然他不认为有重臣敢策划谋害皇帝,但有了乾清宫这把火,那么他所掌握的都察院可以名正言顺地深入调查这帮重臣。

完全可以想到,此次自己深入调查后,必定有个别伪君子被挖出来,而这个朝堂将会变得更加的团结。

“陛下圣明,臣等并无异议!”内阁首辅尹直等重臣面对皇帝的安排,亦是规规矩矩地拱手道。

朱祐樘看到事情已经拿出方案,这才大手一挥道:“既然如此,那么事情便这么定了!开始早朝吧!”

有了刚刚的风波,在场的文武百官多多少少受到影响,接下来的早朝确实是流于形式了。由于没有太重要的事,很多人都已经开始猜测这把火是谁放的?(本章完)

“若真是雷火,又岂会如此凑巧烧了皇帝和太皇太后的寝宫?”

“查,此次必须要彻查,务必要将意图谋害陛下的逆徒揪出来!”

如果此次是雷火引起的乾清门火灾,那么确实可以解释为天子失德,而朱祐樘恐怕是要老老实实修德了。

只是这场火灾并不是雷火所致,而是一场人为的火灾。

“什么?不是雷火?”

……

一众官员看到前面的大佬继续朝前面而去,不由得面面相觑起来,但资历深的官员显得十分淡定地道。

他们沿着这一条长长的宫道,连续穿过了三座大殿后,终于来到了一处开阔地带。

光禄寺卿李贰礼看着前面的重臣都没有说话,显得若有所思地轻声猜测道:“难道是上苍示警?”。

“近些天的天空一直放睛,且清宁宫同样失火,何来的上苍示警一说?”内阁阁臣贾俊听到了有关上苍示警的言论,当即寒着脸反问道。

“莫非这是雷火所为?”

……

文武百官们知道自己已经进入核心区域,当即整理朝服,调整着笏板,准备以最好的面貌接受即将从乾清宫出现的皇帝。

正当他们寻得位置站好,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愕不已。

“咱们早朝地点改了?”

“别问,咱们跟着走就是了!”

焦黑的门框,残破的匾额,还有空气中弥漫的烟味,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最近发生了一场小型火灾。

“乾清门这是……”

“烧了,是谁放的火?”

晨光初照,金色的阳光洒落在紫禁城的红墙黄瓦上,熠熠生辉。

今日的朝会不同以往,文武百官跟随尹直和王越来到奉天门广场的时候,前面的两位大佬并没有停留,而是继续朝着前面的宫道继续走去。

“这是怎么回事?”

阅读独治大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