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顾千玄所说的内容其实并没有任何的新意,每个经历过的人都感觉得到,但像顾千玄这般明目张胆说出来的还没几个。也从来没有人可以把代表中原文明结晶的周礼批的是如此的不名一文,但是在一时之间,赵姝似乎又真的找不到充足的理由来反驳他。反而在内心深处,赵姝很是惊恐的发现,自己似乎很是认可他的观点。

“可是,那些上古典籍里所记载的内容都在教育我们尊重长辈,爱其幼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会我们仁义礼智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难道这些都有错。”

顾千玄仰望着星空,一脸不屑的说道:“你们所说的圣贤文学都是假的,不过都是上层人物弄来愚弄万民的工具而已。如果周礼真的拥有那么大的魔力,那么现在的中原也不会变成如今这么一副诸侯混战的局面了,那些握有实权的强大诸侯有谁对代表了大周礼仪的周天子有过半分的尊敬,他们都把周天子当成了实现自己野心,争霸天下的工具而已。

顾千玄的话很有道理,但是对于生长在晋国,自幼接触大周礼仪的赵姝而言,虽然一下子找不出什么有效的理由来反驳他,可还是感觉怪怪的。“那照你这么说,周礼既然毫无用处。可是为什么不光中原,就连那么多中原之外的各族还有那么多人,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平民百姓去自觉的维护它,甚至有好多人一直到死,都要严守周礼的规则。

虽然现在的中原,确实存在着你说的那种情况,但毕竟是少数而已,在中原内部,仍然有很多美丽的故事存在。曾经的宋襄公与荆楚大战,铭记着周礼的作战原则,执意要在楚军东渡黄河之后才开战,战败被俘后无怨无悔。曾经的吴国公子,夫差的叔叔访问中原时路过徐国,徐国国主看上了季札的佩剑,但嘴上没敢说,季札心里也明白徐君之意,但因还要到中原各国去出使,所以没献宝剑给徐君。出使回来又经徐国,可是此时徐君已死,季札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坟墓树木之上才离开。随从人员说:‘徐君已死,那宝剑还给谁呀!’季子说:‘不对,当初我内心已答应了他,怎能因为徐君之死我就违背我自己的心愿呢!”

伊尹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就算隔了一千多年的时间,就算顾千玄这样不怎么关心历史的人,也曾听过他的大名,因为他的名气,实在是太响了。对于大商的子民而言,伊尹的地位与大周王朝的周公旦差不多,唯一不同就是,周公旦乃是大周的王室子嗣,周武王的弟弟,而伊尹的出身,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奴隶而已。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一句在九州流传很广的话,很多政治家都喜欢引用这句话,只是大多数人却不知道,这句话最早便是由伊尹说出来。传闻伊尹最早是做厨子的,那个时候正好是大夏王朝的末期,政治混乱,豺狼虎豹当道,百姓们民不聊生,商汤正做着灭夏的准备,他思贤若渴。伊尹见汤是个贤德的君主,便以一碗汤来开导他,说道:“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

商汤听伊尹的话后,很受启发,便重用伊尹,“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个典故便开始流传开来。商汤在伊尹的建议下,力量开始壮大,很快就打败了夏桀的军队,把夏桀流放到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诸侯拥戴贤德的商汤为天子,建立了大商王朝。伊尹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商的第一代丞相,一共服侍了商朝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王,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政治清明,使得商朝的国力迅速强盛。沃丁八年,伊尹逝世,终年100岁,沃丁以天子之礼把伊尹安葬在商汤陵寝旁,以表彰他对商朝做出的伟大贡献。

中原以诗书礼乐法度来施行仁政,可是仍时常发生祸乱,在这些蛮夷诸族吴越楚等国中,没有这些东西,反倒国治安平,内部祸乱极少发生,这难道不奇怪吗?在我看来,这就是中原诸侯发生祸乱的根源,上古的圣人大禹开创皇朝,制作礼乐制度治理天下,他亲身实践,奴力笃行,也仅仅是使天下达到小治的地步。到了后世,天下间的君主日益骄淫,依靠着那些法度、规则责罚监督下方的臣民,下面的臣民处在极度的疲倦中,便会认为君上不施行仁义。君上和臣下相互埋怨,相互攻杀,这便是引发中原政变的根源。

但是中原之外的各族不然,位于上面的君主以淳朴的品德对待下面的臣民,位于下面的臣民以忠信的品德对待上面的君上,上下无怨,君民和睦,社会和谐,全国臣民同心同德,这便是中原衰落,各族崛起的缘由。”

顾千玄说道:“可是你想过没有,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知晓事实和生存的权利,楚国、吴国、越国在你们的眼中是蛮夷,,可是在我眼里,他们远比你们这些中原人要活的洒脱。至于你们的周礼,我曾经去过中原,虽然中原被称之为礼仪之邦,但就我所看到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大部分的中原人都反受所谓周礼之害,变成了一堆披着虚无礼仪外壳的行尸走肉而已。一家人死了长辈之后,明明连饭都快吃不上了,却还要遵守守孝三年的规则,不能从事劳动;一些年轻情侣,他们明明相爱,却因为所谓的门庭之隔,而不得不分开,最后导致殉情轻生;还有一些寡妇,夫死明明不干她们的事,却要因此而孤老终身。”

如果是在前几天,顾千玄还在赵姝的手下,当“奴仆”的时候,对于顾千玄所说的,赵姝当然可以找出一万个理由来嗤之以鼻,甚至可以毫不理睬,可是现在,他们双方的关系已经颠倒。

当然,伊尹最为后人所称道的事情,并不是他辅佐商汤打败了大夏,而是在太甲一朝。传闻太甲既位三年后,昏庸无比、暴虐异常、不遵礼法、道德败坏,于是伊尹把他流放到了桐宫学习先代礼法,伊尹摄政当国。太甲在桐宫居住了三年,悔过自新,于是伊尹又重新把太甲迎接了回来,让他重新主政

“殷人的神权统治”和“率民以事神”是那个时代最大的特色,伊尹就是被称为那个时代天的代言人,也就是人和天之间的媒介。他可以刺探天意,代传天意,原来他还是曾经上古儒生的领袖,只有这样,他才有流放太甲的权利。

“等等,以你的意思来说,难道传说中大名鼎鼎的伊尹也是上古儒生的成员。”

赵姝点了点头,“根据传说,确实是的。”

赵姝又接着说道:“在当年那场晋国的内乱之中,虽然所有的上古儒生都被杀了,但是他们在事发之前就把伊尹亲笔书写的那份‘上古儒文’给转移了。现在谁也不知道那篇上古儒文在什么地方,很可能只有高阳明一人知晓,一旦让那篇上古儒文重现,那对大周王朝的统治绝对会造成一场难以想象的冲击。如果是在大周王朝的强盛时期,大周还可以凭借武力镇压,把影响降到最低,就像大周初年一样。可惜现在的大周是如此衰落,所以周天子绝对不会让那篇儒文落到外人的手中,而我晋国是周王朝的坚定支持者,所以也不希望外人得到那份东西。”

顾千玄道:“所以,你们才这么急着毁掉那篇上古儒文,对吧!”

赵姝说道,“对于大周王室而言,这些儒文绝对不能让外人看到,如果让这些儒文落到中原之外的一些外族手中,那就太可怕了,无论我们的死对头吴国,还是楚国,对于中原都窥觊已久。决不能让上古儒文落到这些野心勃勃的人手中,一旦落到了他们手中,那是挑起了天下大乱的引子,天下万民都会民不聊生的。”

顾千玄盯着赵姝,静静的想了想,好半天后才又突然说道,“那个上古儒文真的有这么大的力量,可以摧毁大周王朝的根基?”

“其实上古儒文到底是什么东西,谁也没有见过,只是传说之中的上古之民,有着祭祀祖先、膜拜上帝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文明的提高,这套原本万民都能掌握的程序越来越是复杂,而且也越来越规范。到了大商王朝统治时代,这套原本起源于万民的礼仪,已经被少数贵族所垄断,成为了国家的头等大事,而那些上古儒生则是专门分离出来在国家大事时主持这套礼仪的人,上古儒文则是记载这套礼仪的规则。

大周王朝入住中原的时候,当时握有实权的周公旦曾下令,收集所有的上古儒文,结合上古儒文的内容,周公旦派人编撰出了现在的周礼,之后为了维护周礼的正统性,他焚毁了所有的上古儒文。所以现在的人们都只知道周礼而不知道上古儒文,当然这也并不表示所有的上古儒文都消失了,在那些上古儒文的手中,还一直保留着一份最为原始的上古儒文,传闻是由当年大商王朝时期的第一大巫伊尹亲笔书写。就算是在大商王朝时代,那份儒文也是如圣文一般的存在,由每一代的上古儒生领袖亲自保存。”

阅读会稽山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