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金谷二十四友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卫烁看他的样子很不爽,又有一众高才助阵,胆量提升了不少,直接质问道:“王平子,今日诗会是太子殿下亲自主持,有陆士衡、裴逸民、刘越石等大才子压阵,点评文章本是常事,优劣高低不足挂齿,今日你的柳树没赋好,明日可以继续赞扬槐树,后天说不动是歪脖子树,有的是机会。而你却为此斤斤计较,有损今日诗会之本意,小女子认为诚为不智,劝君细作思量,莫要徒增伤悲!”

听着动听的数落声,石凡憋住笑,看卫烁的目光好感剧增。这女子不但才华横溢,而且口齿伶俐,这要是娶回家,恐怕吵架不如她。

卫烁喷完了王澄,没事干,带着潘金鹿等女眷告辞回了楼下。

石凡自己这边的小伙伴,卫玠、王卓、石超、欧阳建,加起来是五人。

刘琨、刘舆兄弟,以及他们的姻亲们,范阳卢家的卢志、清河崔家的崔基、太原温家的温??,刘琨的好友祖逖,这是六位。

此外还有来自江东的三位大才子,陆机、陆云与顾荣,他们是三个人。

再加上贾谧和同来的亲戚郭彰,以及单独光临的裴頠,数来数去是二十三人。石凡不知该不该当场指出,刘琨天下大才,不会算术不好吧?

刘琨抖搂出答案,说道:“仅凭刚才卫家女郎对作品的点评,她位列我们中间,无论才学还是长相,哪点配不上呢?”

这话说的众人羞愧,如果卫烁充分发挥,加上那口不饶人的伶牙俐齿,相信不少人未战先怯,自叹弗如!

卫烁算是金谷诗会的第二十四人,金谷二十四友的小团伙宣告成立。

聚会一直持续到深夜,除了卫玠姐弟俩提前告退,大多数人醉酒后睡到第二天清晨,然后才兴尽而归。石凡送走了一批接一批的宾客,却一把拉住裴頠的衣袖,真诚道:“逸民兄,有笔生意和你谈!”

裴頠好奇道:“都说铜驼街快变成石家的生意铺,从头到尾除了衙署和住户,到处都是你的店铺。我还听说,你无论见到谁,都想想能一起做什么生意。”

石凡答道:“外界传言倒是有几分属实,不知逸民兄以为如何?”

裴頠想了想,严肃道:“商贾让货物至需要之人,趋所需之地,本是好事。只是人性贪婪,或谋取暴利,或囤积奇货,或人员流动,于国家层面不利稳定。”

石凡夸赞道:“逸民兄果然真知灼见,不过我和你谈的生意,没有暴利,没法囤积,坐在店里便可营业,不如跟我去看看!”

裴頠笑着答应,他在想,有什么货物不是为利?哪个商贾不是要价?石浩然是个有趣的人,昨夜交谈甚是愉快,不妨继续多聊一会。

两人骑马一前一后,跟了十数名侍卫,半个时辰后到了金谷园的作坊区域,进了一片草棚与乱石夹杂的地方。

裴頠感叹:“昨日见的金谷园,或恢弘庞大,或清新脱俗,怎么也有如此杂乱之处?”

石凡安慰道:“逸民兄莫急,等看了东西,你就知此处的好了。先给逸民兄讲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个行医的小兄弟,名叫葛洪。他虽然年纪不大,但见识深远,自己刻了四寸见方的大木印,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一百多个字,这木印沾了墨汁朝纸上摁去,便可呈现出来,字字清晰可见。”

裴頠人称“武库”,自然见识不凡,听石凡的话立即明白,惊道:“浩然是说,可以用木印在纸上印字?也就是说,只要木印足够多,以后不用抄书,便可以印出经史子集?”

石凡暗自心惊,怪不得裴頠被称为国之栋梁,其悟性之高让人惊悚。同时,石凡也确信,这次找对合伙人了,他接着讲下一个故事。

“汉末时候,蔡伯喈(蔡文姬之父蔡邕)提议,在太学门前竖起四十六块石碑,并在其上雕刻《诗经》、《尚书》等七部儒家经典,历时八年方才完成。此后,很多人争相抄写,其中有聪慧者独辟蹊径,用一张微微湿润的纸,用软槌轻打,使纸陷入碑面文字凹下处,待纸干后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了墨汁在纸上轻轻拍打,纸面就会留下清晰的黑底白字,跟石碑一模一样的字迹。”

裴頠越听越明白,他已猜到石凡的用意,惊喜说道:“浩然要用石碑印字,当前进展如何?”

石凡大手一挥,请!

绕过一块巨石,在后面的空地里,有几十名工匠正在忙碌,地上堆满了刻字的木板,以及印好的纸张。裴頠伸手拿过一张,略微有些软,字迹有的地方模糊,有的地方又涂抹过度。

石凡接了过来,说:“工匠们反复尝试,这些都是印坏了的,你看这些。”

裴頠饶有兴致的观瞧,这次拿到的好多了,虽然个别纸张略有破损,但上面的字迹却清晰许多。这些宣纸装订在一起,便是一本完整的书。

石凡介绍道:“工匠们还在努力,现在的做法是先将书稿写好,让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然后由工匠在板上刻字。他们选用不同的刻刀,将反体的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板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后使之凹陷。此后,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后刻板完成。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小心把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将纸从印板上揭起,阴干,印制过程就完成了。”

裴頠惊诧道:“浩然大才,你是从太学门前石碑上的拓印,竟想到此法。只是不知,这印板可印多少?”

“印板制作完成后,一个工匠每日可印一两千张。”

裴頠听了石凡的话,他暗自搓着手,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莫非是说,以后书籍可以由一本变成很多本,然后传遍千家万户。不止是世家大族有藏书,每个人家都可以读书,知识的传递从此不再昂贵。

石凡看裴頠的表情,知道两人的合作差不多谈成了,由大晋国教育领域的老大支持,他的“金谷印社”不但开业有望,而且有望短期内名声大振。

皇室两人,分别是太子司马遹、成都王司马颖。

琅琊王家来了王导、王敦、王澄,以及与他们亲近的谢鲲,共计四人。

“太子殿下,我有个想法,金谷诗会实在太有趣,各位挥毫泼墨意犹未尽。而且石浩然的高台又建得漂亮,周围环境返璞归真,正适合放飞自我、找寻真知。咱们只开一次太可惜,不如每月十五月圆之夜,诗会从早到晚,通宵达旦的欢饮一次,由大家轮流主持自定题目,众位任意发挥、各展所长,如何?”

卫玠的提议得到大家的热烈回应,刘琨进一步提出:“旧有竹林七贤,今日有我金谷诗会,刚才我数了一下,在座恰好二十四人,以后每月准时参加诗会,违者由太子殿下责罚,如何?”

一时间,应者云集,哪二十四人?石凡重新数了一遍:

卫烁将目光投向石凡,轻言道:“石家郎君,教教他吧!”

石凡为难道:“夏天的树木都是郁郁葱葱的,柳树有何特别之处?真值得特别歌颂吗?若是春天的柳树,我倒有兴趣赋诗一首。”

王澄恼怒,“休要推脱,你就当是春季,倒是赞赏几句给大伙听听。”

众人看王澄的目光有些同情,让你满场树敌,欺负完贾谧欺负石凡,结果遇到大克星,被卫烁弄得灰头土脸。

关键时刻,石凡懒得救场,他喜欢看王澄吃瘪的怂样。还是美男子卫玠心肠好,再次提出让大家新颖的建议。

岂止是她的父亲潘岳,与之齐名的大才子陆机在场,同样对《咏柳》推崇备至。虽然行文风格迥异,不是大晋国流行的四字或五字一句,但是韵律与平仄俱佳,七字一句增添了容纳的空间,表达更加的灵活自如。在陆机看来,这首诗不是单纯的优美,它可能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手法,说不定会引领新的文学风尚。

王澄有些憋屈,虽然身边王敦和王导规劝,他仍旧不甘心、不服气,气鼓鼓坐在那里。

石凡不客气了,老子在小学低年级就学过贺知章的《咏柳》,那可是千古传唱的名篇,还压不过你的《柳赋》?他轻轻的念了出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王平子,你那篇《柳赋》,即便是文采,也远不如《千字文》,水准尚不如孩童,有何可以争辩?”

王澄气急,出言反唇相讥:“若我的《柳赋》水准不够,让你的石小郎君说说,赞美柳树还有何绝妙之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现场一片宁静,碧玉妆成?万条垂下?那一树高的绿丝绦。尤其是后半句,调皮的描述窄窄的细叶,像是被二月里的春风剪成。简单的拟人手法,塑造了灵动活泼的意境,水准之高让人惊诧。

卫烁大喊一声:“妙极!”,把自个吓一跳,平时文绉绉的小姑娘,怎会因偶尔听到的佳句而失了形象?她身后的潘金鹿就不同了,高兴的又蹦又跳,嘴里叫嚷着:“凡哥哥就是厉害,此等佳句,便是家父也作不出来。”

“孩童读的东西,也可为第一,欺我等水准不如孩童吗?”

聚会本可在欢笑中继续,王澄却好似故意要捣乱,独自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一下不止是石凡,包括太子司马遹和右军将军裴頠,大伙都微微蹙眉,假装没有听见。

卫烁不同,王澄是说她眼光不行,还是说她故意偏袒?

阅读西晋第一纨绔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