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为何不食肉糜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又有人站出来奏道:“臣左民尚书王粹,近来雍州、凉州、秦州告急文书频至,河西一带遇旱灾,今秋多半会颗粒无收。老百姓大多家无余粮,恐明春无粟米充饥,奏请至尊提前布置救灾事宜。”

高位上的皇帝挪动了几下,肥胖的身子塌陷在龙椅上,宽阔的椅子被塞得满满当当。他不知何时手里抓到一块肉,正嚼的满口流油。

听到下面的汇报,这一次司马衷听懂了,难得说一次话,反问道:“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皇帝痴傻,没太听明白,“石浩然是谁?所犯何罪?”

王澄知道是对牛弹琴,他的话主要是说给杨骏听到。只是今天皇帝啃着肉好雅兴,时不时的想接话。

“就在昨日,石浩然公然杀害朝廷二品的高官,官居匈奴五部大都督的刘元海。”

此话一出,满座哗然,因为事情是昨天刚发生的。有些人还不知道,有些人只是道听途说并未落实,如今才知道确有其事,刘渊已经死了?

石凡笑笑不说话,没急着蹦出来。反倒他身边的刘琨气不过,出言质问:“王平子有何证据,怎知刘渊贼人已死,且是石浩然所为?”

王澄答道:“刘元海的尸首正在运回离石城的路上,运送的恰是金谷园的人。至于石浩然是如何加害刘元海,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想必太尉公早已知晓。”

王澄把皮球踢给了杨骏,等着对方配合,以完成彻底打败石凡的目的。

杨骏轻咳两声,说道:“刘元海之死尚存疑点,交廷尉查处后决议!”

王澄愣了,昨日晚间说的好好的,当时杨骏、王戎都在场,誓要以此事好好杀一杀金谷园的威风,怎么说变就变了?

石凡在昨日出事之后,第一时间想找杨骏汇报却不得入,他便预料到对方已做准备,可能要拿此事做文章。石凡没办法,只好在今日进朝堂之前,托叔父潘岳将李阳的信函交给杨骏。果不其然,杨骏不敢忤逆李阳的意思,没有配合琅琊王家的演出。

既然杨骏发话,王澄悻悻而退。

杨骏态度有些敷衍,表面说安排廷尉处理,多半会不了了之。事情本该终了,石凡却在此时跳出,禀告道:“至尊,太尉公,诸位臣僚。刘元海之死是否凡之所为,廷尉处自有公断,凡并不急于澄清。只是这匈奴千骑出现洛阳城,乃是不争的事实,若朝廷不予以责罚,恐有损大晋国威。”

石凡这颗炸弹一抛出,现场炸开了锅,平时对匈奴有戒备的不在少数,顿时讨论的积极热烈。

杨骏盯着石凡看,没想到这毛头小子会出这样的难题,他有些后悔昨晚没有见他。石凡冲他笑了笑,又怎敢为难太尉公呢,我既然敢出题,自然是有答案的。

石凡待众人声音稍小,继续道:“刘元海死后匈奴无主,臣有建言,斗胆请至尊分封刘渊诸子为诸部帅。”

“哦!”

众位大臣明白了,原来他的用意是这样。其中不少人对石凡刮目相看,匈奴五部合一是危险的,现如今刘渊已死,恰好有个机会将其重新拆分,如果此时圣旨颁下,匈奴人群龙无首只能被动接受。

“臣附议!臣附议!……”

一时之间,朝堂上站出一大群人,就连太尉府的江统都在谏言之列。

杨骏也知道这是个好主意,但他磨不开脸面。须知道,刘渊的五部大都督就是他委任的,五部合一也全是他的意思,这样做是打他的脸啊!

无奈众人强烈要求,看了眼龙椅上不明就里的傻皇帝,杨骏叹口气说道:“诸位所谏甚好,只是此事关系重大,骏当与皇太后禀明商议后决定。”

大臣们退回,只好等他的消息。

刘琨小声鄙视道:“皇太后是你女儿,对你言听计从,有什么好禀告的?”

他身侧的洛阳令周玘附和道:“天赐良机若不抓住,再想防备匈奴就难了。”

石凡站在原处没有退回,继续说道:“臣石凡还有本奏!”

杨骏有些怕他了,但也不能不让说话。

石凡朗声道:“中书监华廙素来名望甚高,如今已被廷尉审讯多日。若是没有大的过失,还是请至尊放人吧!”

那日先帝驾崩之时,华廙铁了心不与杨骏为伍,要做那刚正不阿的直臣。结果妥协的何劭幸免于难,他却遭到牢狱之灾。因为涉及先帝驾崩、新帝登基,以及杨骏的得势,除了华廙的几位至交好友,其他人对此话题讳莫如深,轻易不敢提起。

众大臣没想到,石凡今日不但向匈奴人动刀,还揭开了这层伤疤,竟当堂让杨骏放人。

刘琨和周玘一同上前附议,接下来是华廙的好友,以及裴頠等与石凡关系不错的能臣,又一次集合大片人高呼“附议”!

杨骏被他烦透了,华廙回去吧!这人嘴巴毒、心肠硬,好多天了根本查不出什么罪证。只是中书监的位子有人了,让吏部重新安排华廙的职位。

石凡退回班列的时候,发现杨骏看他的目光不善。

但石凡并不畏惧,有杨骏儿子的把柄在,他不敢拿自己怎么样!

接下来又有几个汇报工作,或者请示提问的。就在石凡以为早朝会顺顺利利度过,他中午可以去醉香楼和伙伴们愉快畅饮的时候,太子中庶子王澄出班。

王澄先是看了石凡一眼,然后举起笏板禀告道:“臣王澄请至尊治太子中庶子、武库令石浩然之罪。”

文武百官傻眼了,有第一次听皇帝指示的吓一跳,原来他会说话啊?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杨骏咳嗽两声,想着皇帝这话头怎么朝下圆。

“王尚书,你先与尚书仆射王夷甫商定,可调拨各地粮食应急。待拿出具体的办法,我等稍后再与至尊商议!”

左民尚书王粹退回原位,看了眼官居尚书仆射的王衍,这是一位夸夸其谈的大名士。王粹心中凉了半截,和他商议有个啥用,还不如自己拿主意。

众人侧目,却无人言语。杨骏对张华的封赏不可谓不丰厚,侍中是皇帝身边的近臣,一般意味着你将走向权力中心,开府仪同三司是说张华的地位与三公相同,可以有自己的属官队伍与仪仗派头,统领的军权从幽州扩增到更远的平洲,而且还能有一个儿子被封关内侯的爵位。

石凡身侧站立的是度支尚书刘琨,他在朝堂上的位置本应更加靠前,为了和石凡靠近才故意在此,啧啧赞叹道:“杨太尉的封赏真是大方,若在先帝之时,灭吴的功臣也未见如此待遇。”

另一侧的洛阳令周玘小声评判道:“滥施封赏,收买人心而已!”

皇帝一出声,下面噤若寒蝉。他问的好啊,你们没粮食吃,吃肉就好了嘛!皇帝为自己的机智很是得意,一脸淳朴的憨笑,嘴里还啃着大块的肉。

这河西一带的百姓太傻了,居然不知道吃肉。

石凡笑言:“我等来做,如何?”

刘琨跟着笑,一起摇头,静观其变吧!

刘琨迟疑的点了下头,心中略有不安。这杨骏是个无才之人,登上高位只知用封赏收买人心,姑且不乱被收买之人是否领情,却寒了更多臣子的心,如此作为岂可长久?恐怕大晋国免不了一场动乱。

石凡附耳对刘琨说:“太尉之所以封赏,只是不想张华回来而已!”

吏部尚书王戎先奏一项人事任免申请,太常令、督幽州诸军事张华来报,已安抚慕容、宇文及扶余各部,辽东边境平安无事,请求回京任职。

龙椅上的皇帝不置可否,恐怕连张华是谁都没想起,至于辽东在哪更是不知。杨骏越俎代庖,说道:“太仆令张华抚慰有方、镇边有功,加侍中,开府仪同三司,督幽州、平洲诸军事,封一子关内侯。”

张华是因为幽州一带动乱才临时上任,按道理任务完成就该回朝。但是看杨骏的意思,他还需要继续坚持下去,为此不惜给予优厚的条件。在杨骏心目中,他不允许有人分享他的权力,汝南王司马亮被赶走,老臣卫瓘虽在洛阳但称病很少上朝,张华因才华出众只能排挤在外,朝堂上暂时不欢迎你们。

刘琨深以为然,与石凡不约而同看向上位,靠前的臣子中没有能够与杨骏抗衡且敢于争辩者。吏部尚书王戎老好人一个,除了贪财并无其他缺点。同样任侍中的“玉人”裴楷洁身自好,不愿过多参与政事。中书令何劭在先帝驾崩时候已经表示屈服,对杨骏的旨意言听计从。

刘琨感叹:“朝堂缺直臣啊!”

卯时三刻,鸡鸣不过两遍,太阳尚未升起。随着太极殿门口的钟声敲响,文武百官随着殿中禁军鱼贯而入。

按后世的钟点,大概也就五点多,幸亏石凡有早起登山的习惯,此刻已精神抖擞的跟着人群前行,站立在队伍中间靠后的位置。

大晋国的早朝五天一次,皇帝司马衷打着哈欠登龙椅,一个不小心鼾声大作,弄得内官惊慌不已,连忙上前将他唤醒。杨骏侍立在离皇帝最近的地方,他是百官之首,平时主持朝会。

阅读西晋第一纨绔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